一、专业名称: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二、修业年限及毕业学分要求: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可在3-8年内完成学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79学分。
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质,掌握道路桥梁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建造”等现代技术手段,在道路桥梁专业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养护、教育研究等行业胜任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左右,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培养目标2: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考虑社会、法律、环境等多种非技术因素,解决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等方面复杂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管理能力,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
培养目标4:能够与时俱进,通过学习不断拓展知识和能力,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五、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道路桥梁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观测点1.1:能系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科学理论基础,并用于道路桥梁工程问题的表述;
观测点1.2:具有道路桥梁工程专业需要的数据分析能力,能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求解;
观测点1.3:能够将相关专业知识和数学分析方法用于推演、分析道路桥梁工程问题;
观测点1.4:能够利用系统思维的能力,将工程知识用于道路桥梁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并体现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
毕业要求2:工程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道路桥梁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道路桥梁工程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观测点2.1:能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观测点2.2:能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复杂工程问题;
观测点2.3: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观测点2.4:能运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工程活动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工程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道路桥梁工程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观测点3.1:掌握道路桥梁工程设计和设备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观测点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单元(部件)的设计;
观测点3.3:能够进行道路桥梁工程系统或工艺流程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观测点3.4:在设计中能够考虑公共健康与安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法律与伦理,以及社会与文化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工程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道路桥梁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试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观测点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观测点4.2:能够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观测点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观测点4.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道路桥梁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道路桥梁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观测点5.1:了解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观测点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观测点5.3:能够针对具体的工程问题对象,通过组合、选配、改进、二次开发等方式创造性地使用现代工具进行模拟和预测,满足特定需求,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道路桥梁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道路桥梁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观测点6.1:了解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观测点6.2:能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道路桥梁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观测点7.1:知晓和理解“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观测点7.2:能够站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道路桥梁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观测点8.1: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观测点8.2:恪守工程伦理、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尊重相关国家和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
观测点8.3: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履行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社会责任,理解和包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观测点9.1:能够在多学科、多样性、多形式(面对面、远程互动)的团队中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地、包容性地沟通与合作;
观测点9.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承担任务,合作开展工作,完成工程实践任务;
观测点9.3: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道路桥梁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观测点10.1: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并包容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观测点10.2: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观测点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观测点11.1: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观测点11.2:了解工程及设备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观测点11.3: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观测点12.1:能在最广泛的技术变革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观测点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观测点12.3:能接受和应对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
六、主干学科:
(1)土木工程(2)交通运输工程
七、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道路工程制图、道路工程测量、道路建筑材料、基础工程、道路工程CAD,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设计、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道路养护与管理、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道路工程概预算、BIM技术与应用等。
八、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分配
最低 学分 要求 |
毕业学分构成 |
必修学分 |
选修学分 |
通识必修课 |
学科基础课 |
专业核心课 |
集中实践 |
综合实践 |
通识选修课 |
个性拓展课 |
179 |
43 |
55 |
26.5 |
36.5 |
3 |
6 |
9 |
|
课内总学分/学时 (含课内实践) |
实践教学 (含课内实践、集中实践、综合实践) |
选修课 |
通识教育平台 |
学科基础平台 |
专业教育平台 |
备注 |
学分 |
139.5 |
60 |
6 |
43 |
55 |
35.5 |
|
学时 |
2232 |
|
96 |
688 |
880 |
568 |
|
学分占比 |
77.9 |
33.5 |
3.35 |
24 |
30.7 |
19.8 |
|
九、备注说明:
选修课程分为通识选修课程和个性拓展课程,其中通识选修课程由学校统一规划开设,主要包括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哲学视野与文明对话、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与未来城市、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等六类课程;个性拓展课程含专业拓展课程及第二课堂学分,学生除选修专业拓展课程外,也可以通过读书沙龙、人文科技系列讲座、心理健康服务、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技能证书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获取规定学分。
十、附表
附表1、专业总教学周数分配表
附表2、专业教学进程安排图示表
附表3、通识教育平台
附表4、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附表5、专业教育平台
附表6、实践教育平台
附表7、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联矩阵
附表8、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关联矩阵
专业总教学周数分配表附表1
内容(教学周) |
入及 学军 教事 育课 |
理 论 教 学 |
考 试 |
实 习 |
课 程 设 计 |
毕 业 设 计 |
毕 业 教 育 |
教 学 周 数 |
寒 暑 假 |
总计 |
学 期 |
一 |
3 |
14 |
1 |
1 |
|
|
|
19 |
5 |
24 |
二 |
|
16 |
1 |
|
|
|
|
17 |
8 |
25 |
三 |
|
16 |
1 |
1 |
1 |
|
|
19 |
5 |
24 |
四 |
|
16 |
1 |
1 |
|
|
|
18 |
8 |
26 |
五 |
|
13 |
1 |
2 |
3 |
|
|
19 |
5 |
24 |
六 |
|
15 |
1 |
1 |
2 |
|
|
19 |
8 |
27 |
七 |
|
8 |
1 |
8 |
|
2 |
|
19 |
5 |
24 |
八 |
|
0 |
|
2 |
|
14 |
0.5 |
17 |
|
17 |
总 计 |
3 |
98 |
7 |
16 |
6 |
16 |
0.5 |
147 |
44 |
191 |
专业教学进程安排图示表附表2
学年 |
学期 |
周 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一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入学教育及军训; ∽:理论教学; √:考试; △:认识、生产实习;□:实训、实验
∥:课程设计;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教育;
通识教育平台附表3
课程名称及分类 |
学分 (理论+ 实践) |
考核 方式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课内学时 |
开课单位代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考试 |
考查 |
14周 |
16周 |
16周 |
16周 |
13周 |
15周 |
8周 |
0周 |
总计 |
讲授 |
实验︵上 机︶ |
课 内实践 |
通识必修课程模块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202100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Thought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
3(2+1) |
|
1 |
3 |
|
|
|
|
|
|
|
48 |
32 |
|
16 |
MY |
202300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3(3+0) |
2 |
|
|
3 |
|
|
|
|
|
|
48 |
48 |
|
|
MY |
202100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3+0) |
3 |
|
|
|
3 |
|
|
|
|
|
48 |
48 |
|
|
MY |
202300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2+1) |
|
4 |
|
|
|
3 |
|
|
|
|
48 |
32 |
|
16 |
MY |
202300008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3(3+0) |
4 |
|
|
|
|
3 |
|
|
|
|
48 |
48 |
|
|
MY |
20210005X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
2(2+0) |
2、4、6、7学期开设,共计2学分 |
32 |
32 |
|
|
MY |
202100006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2(2+0) |
|
1 |
|
|
|
|
|
|
|
|
32 |
32 |
|
|
MY |
132100001 |
大学英语(一) College English 1 |
3(3+0) |
1 |
|
3 |
|
|
|
|
|
|
|
48 |
48 |
|
|
WY |
132100002 |
大学英语(二) College English 2 |
3(3+0) |
2 |
|
|
3 |
|
|
|
|
|
|
48 |
48 |
|
|
WY |
132100003 |
大学英语(三) College English 3 |
3(3+0) |
3 |
|
|
|
3 |
|
|
|
|
|
48 |
48 |
|
|
WY |
132100004 |
大学英语(四) College English 4 |
3(3+0) |
4 |
|
|
|
|
3 |
|
|
|
|
48 |
48 |
|
|
WY |
082100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
2 (1.5+0.5) |
|
1 |
2 |
|
|
|
|
|
|
|
32 |
22 |
10 |
|
JS |
152100001 |
大学体育(一)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1 |
1(1+0) |
|
1 |
2 |
|
|
|
|
|
|
|
32 |
32 |
|
|
TY |
152100002 |
大学体育(二)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2 |
1(1+0) |
|
2 |
|
2 |
|
|
|
|
|
|
32 |
32 |
|
|
TY |
152100003 |
大学体育(三)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3 |
1(1+0) |
|
3 |
|
|
2 |
|
|
|
|
|
32 |
32 |
|
|
TY |